【殿堂級解析】意願 × 能力四象限:帶自媒體新人的實戰指南




身為導演,我常常要帶自媒體新人上手。

有人滿腔熱血,主動丟題材、每天練習,卻因技術生疏,影片抖到觀眾頭暈;

有人技巧純熟,攝影器材用得比我還快,但總說「等靈感來」就拖延;

有人又有心又有力,很快能接專案、甚至帶其他人;

當然,也會遇到既沒心也沒力的人,連最簡單的限動都懶得交。


這些情況,其實都能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看清楚:

「意願 × 能力」四象限。

它幫助我們快速分辨人才位置,決定培養方向,也能檢視自己該怎麼成長。




一、什麼是意願與能力?

  • 意願(Will):一個人是否有熱情、動力與持續投入。

    • 高意願:主動積極、願意學習、不怕挫折。

    • 低意願:被動冷淡、容易放棄、缺乏投入。

  • 能力(Skill):一個人是否具備完成任務的知識與技巧。

    • 高能力:能高效完成、作品達水準、方法正確。

    • 低能力:技術不足、經驗缺乏、成果不穩定。




二、如何分辨「意願」?

  1. 看行動:有沒有主動丟題材、找靈感?

  2. 看持續:能不能連續幾週輸出,而不只是三分鐘熱度?

  3. 看態度:遇到挫折,是找理由還是找方法?




三、如何分辨「能力」?

  1. 看作品:交出來的影片或文案,是否達到基本水準?

  2. 小測驗:給一個 30 分鐘任務,例如「用手機拍 30 秒自我介紹短片」。

  3. 問細節:能不能清楚說明「為什麼這樣拍、為什麼這樣寫」?




四、四象限完整解析

  1. 有意願 + 有能力(明星戰將)

    • 特徵:主動又能幹,是核心戰力。

    • 行動:授權、給挑戰、安排帶新人。

  2. 有意願 + 沒能力(潛力股)

    • 特徵:熱情高,但技術不足。

    • 行動:提供培訓與模板,逐步培養。

  3. 沒意願 + 有能力(冷感高手)

    • 特徵:技術好,但缺乏動力。

    • 行動:找到激勵方式,給予彈性或顧問型角色。

  4. 沒意願 + 沒能力(低效人員)

    • 特徵:缺乏心力,也缺乏技術。

    • 行動:嘗試引導興趣;若持續無法改善,就調整或淘汰。




五、簡化版實測方法(完整詳解)


這三個小測試,是幫助你判斷「新人(或自己)」的 意願能力

你只要按照步驟操作,並記錄觀察結果,就能很快知道落在哪個象限。


測驗一:快速任務測驗

  • 怎麼做:請新人用手機,在 30 分鐘內拍一段「30 秒短影音」。

  • 你要看

    1. 有沒有馬上開始做(代表意願)。

    2. 成品能不能清楚聽懂、看懂(代表基本能力)。

    3. 有沒有簡單結構:開場 → 主體 → 收尾。


👉 結論:能準時交出有結構的短片 → 表示有能力;交不出或拖延 → 意願不足。


測驗二:持續挑戰測驗

  • 怎麼做:請新人連續 7 天,每天發一則 150 字的創作心得(或一張圖+一句話)。

  • 你要看

    1. 是否能天天交(代表持續性意願)。

    2. 內容有沒有每天做點小改進(代表自我調整能力)。


👉 結論:能連續完成且有改進 → 高意願;三天就斷掉 → 意願不足。


測驗三:回饋應對測驗

  • 怎麼做:你給他 2–3 條回饋,隔天交修正版。

  • 你要看

    1. 是否願意修改(代表意願)。

    2. 修改後有沒有明顯改善(代表能力)。

    3. 是否準時交(代表態度)。


👉 結論:準時交+明顯改善 → 高意願+有成長力;只改一點或拖延 → 意願或能力不足。



六、 如何使用測驗結果?


把三個測驗的表現,加總來看:

  1. 意願指標

    • 看「有沒有馬上開始 → 有沒有持續 → 有沒有接受回饋」。

    • 三關都能做到,代表高意願;常常拖延或抗拒,代表低意願。

  2. 能力指標

    • 看「第一次作品的基本水準 → 修正後的進步幅度」。

    • 能交出清楚可用的作品,且修正後有明顯進步,代表高能力。

    • 作品水準差,改了也沒差多少,代表低能力。

👉 對照四象限:

  • 高意願+高能力 → 明星戰將

  • 高意願+低能力 → 潛力股

  • 低意願+高能力 → 冷感高手

  • 低意願+低能力 → 低效人員




七、兩個案例

案例 A(從潛力股到明星)

  • 新人小萱:第一次影片手抖嚴重,但每天準時交心得,且回饋全數改正。
  • 三個月後,她能獨立完成影片並開始帶人。

  • → 從「有意願沒能力」升到「有意願有能力」。

案例 B(冷感高手變顧問)

  • 新人小丹:拍攝剪輯一流,但常消極。

  • 測驗中,他作品水準很高,但持續性不佳。

  • 後來我調整角色,讓他專門解決器材與技術難題,他反而成為關鍵支援。

  • → 「沒意願有能力」找到合適舞台。




八、結語


意願 × 能力四象限,並不是冷冰冰的理論,而是一張能帶人、看人、檢視自己的地圖。

  • 對導演:能快速判斷新人的定位,給對應的培養策略。

  • 對個人:能誠實看清自己「有沒有心、有沒有力」。

  • 對團隊:能合理分工,把每個人放在最適合的位置。


我帶過的新人裡,很多一開始只是「有心沒力」,但透過實測、回饋與培訓,他們逐漸變成能獨當一面的戰將。


所以,當你下一次帶新人,或檢視自己時,不妨先問一句:

👉 「我(或他)現在在哪個象限?」


這個答案,會指引你下一步該怎麼走。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台南機車輪胎推薦】獸二輪 × FDR EVO 換胎心得|$1700 安裝搞定,騎感升級有感!|機車行推薦|台南機車改裝|曼巴|

🚜 農村神器實測!【YK218-5X 小牛搬運車】開箱介紹|小農與山坡田的最佳夥伴?|農地搬運|高雄|屏東|台南|光明機車行|

豬麻吉韓式燒肉永康店|自助吧最頂的評價韓式燒肉|三種價位滿足各個需求的饕客